当前位置:汉字知识 |
中文互联网内容枯竭了吗? |
时间:2023/6/20 7:04:26 浏览量:92 |
2020年,中文网站数量的全球占比排名第10,和越南语持平。五年前这个数字是第7。 在各语言网站占全球网站数量的最新排名中,英语仍然一骑绝尘,占接近六成(59.8%),俄语第二名(8.7%),西班牙语第三(4%)。排在其后的是土耳其语(3.2%)、波斯语(2.8%)、法语(2.6%)、德语(2.6%)、日语(2.2%)、葡萄牙语(2%)、越南(1.5%)语、中文(1.5%)、阿拉伯语(0.9%)等。 英语的统治地位非常好理解,可为何中文的网站数量仅仅排名第十呢?
中文网站真的很少吗
先探究一下中文网站数量是不是真的比较少。 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中国网站数量为497万个, 比2018年底下降了5.1%,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 2020年全球网站数量近20亿个,由此计算出中国网站数量约占全球总数的0.25%,甚至低于国外网站给出的1.5%这个数据(其中一个原因是,497万这个数字只包括了域名注册者在中国境内的网站)。 可见,抛开各种测量误差,中文网站数量和英文等确实存在数量级的差距。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2019年,全球中文网民数量为8.63亿人,与英语用户的11.05亿相差无几。也就是说,占全球网站数1.5%的中文网站,服务了全球19.7%的互联网用户。中文网站从数量上看确实是相对匮乏的。
为什么中文网站数量比较少
那么,为什么中文网站数量比较少?个人认为可能有如下一些原因。 中文网站的覆盖人群有限 相比较于英文网站,中文网站主要是以中国为主、加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华文群体创建的。而英语几乎世界各国通用,且众多网站都默认有英文版。 关于语言的影响力,华盛顿邮报曾刊登过一群学者根据UNESCO数据得出的全球语言网络关系图清晰展示出了各语言的枢纽地位。从中可见,除了英语的绝对霸主地位外,俄语排名第二也和它“枢纽”语言的地位有关——众多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即现在的独联体国家都普遍使用俄语,使得俄语网站数量众多。同理,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因为殖民历史,使用人数也比较多。 然而,考虑到土耳其语、波斯语各自仅有不足一亿母语人口,越南也只有一亿人,他们2倍于中国网站数或与之持平,似乎难以解释了。可能的原因是这几个国家网民较多,且与英语等强势语言相对脱钩,也比较独立于国际互联网,因此催生了许多本土的网站。 互联网巨头形成马太效应 不过,按照上文的逻辑,既然中国互联网专业相对比较独立,为什么没有催生出很多的网站呢?第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被少数几个网站垄断了。大部分中国网民日常访问的都是腾讯、阿里、头条、百度系等网站。 大家购物就上淘宝、京东、拼多多、美团;聊天用微信、QQ;搜索用百度;看视频上爱奇艺、优酷、腾讯、b站、抖音、快手等。网民,似乎没有太多时间去理会其他网站,大部分的用户访问都集中在这少数几个域名里。 以微信和知乎为例,个人内容是从属于平台的。因此即便微信有2000万个公众号,相当于2000万个私人博客,由于域名都是微信(http://weixin.qq.com),因此只能算作是一个网站。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小的网络平台在竞争中迅速落败、流量转移到巨无霸平台上。中文网站数量减少的同时,网页数量却增加了。
独立建站的门槛和成本较高 中外网站数量的差异也可以从建站和维护的成本上来分析。 对于个人来说,由于中国互联网相对比较后发,具有计算机编程能力的人相对比例较低,因此个人建站的能力相对较弱。仅以Wordpress建站为例,国内建站的人数就相对较少。从企业角度来讲,欧美商户也有独立建站的传统。似乎连小城镇的餐馆、发廊等都会有各自的网站,帮助小商户建站的资源也比较丰富,门槛相对较低。 同时,由于国内网站需要备案等,不论是个人还是中小型商户,独立建站都具有一定的困难。朋友杨同学就分享过他的经历:曾经因为兴趣使然,打算创建一个健身网站,被告知需要登记、备案,交钱并且参加相应培训班,通过考核后才会颁发许可。这些时间和金钱成本让很多像杨同学这样以兴趣为导向的人放弃创建个人网站。 由于建站成本和门槛过高,而互联网巨头提供了非常方便的博客、托管等功能,许多个人不再独立建站写博客等,转而使用成熟的平台,从而实现提高流量、曝光率和盈利等目的。 小型企业和商户也不再创建网站。比如国内的餐厅可能倾向于直接在美团上投放自家信息,不再像众多欧美同行一样建立独立的网站。 从这个层面来说,除了小型网络平台“牺牲”外,个人和商户以一定自由度为代价,降低了诸多注册和维护等的成本,有所获益。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站式微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在线活动被分割在一个个app中,发布的内容也具有封闭性。传统网站的时代逐渐落幕。中国企业抓住了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传统网站的遗产又相对较少,很容易大刀阔斧地“代谢”掉大量网站。 互联网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流量和盈利目的,纷纷建起了“护城河”,将内容限制在“自留地”内。直观感受就是,使用搜索引擎的次数减少了。淘宝等网站完全屏蔽了百度搜索的抓取,用户只能去淘宝内搜索。久而久之,用户也被培养了在各平台内部进行搜索:比如购物去淘宝,提问去知乎,看视频去爱优腾、b站和短视频网站等。 资源和内容的分割,一方面体现在垂直化加深:这可以帮助用户迅速满足需求、获得专门化的信息与服务。但另一方面,从内容生产上来说,由于信息可检索程度减低,不同平台内容的互动交流减少,传播度降低,内容的价值和创作的意愿也降低了。举个例子,前几天写了一篇关于“拍一拍”的文章,在微信里只有几百阅读,发到b站专栏居然有数万阅读。因为微信的生态更加封闭、检索更加困难,文章时效性非常短,哪怕是头部大号,去年的文章也不会有人再翻看。知乎、b站等乃至传统的博客情况似乎要好一些。 总而言之,多重因素导致了中文网站数量的全球占比与中文网民数量占比明显不匹配。移动互联网浪潮下,传统网站式微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只是在中国体现得比较显著。 虽然不能说中文互联网内容枯竭了,但中文内容目前确实只是全球互联网中一个巨大的孤岛。希望这座孤岛能不断“填海造陆”,也希望中文能成为“枢纽语言”,让更多个体和群体易于和乐于创造优质的内容,提升中文互联网世界的活力、质量和声量。
参考资料 [1] W3Techs. Usage statistics of content languages for websites [2] 中国信息网. 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3] Hosting Tribunal. How Many Websites Are There? How Many Are Active in 2020? [4] Internet World Stats. Internet World Users by Language - Top 10 Languages [5] Ronen, S., Gonçalves, B., Hu, K. Z., Vespignani, A., Pinker, S., & Hidalgo, C. A. 2014. Links that speak: The global language network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global fam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1 (52, E5616-E5622.) [6] 封面来源:Technode |